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33)
史学研究公众号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论著为目标,已拥有近15万的订阅者。新书单是常设栏目,主要推介当年新出版的历史学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我们不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0年第33期新书单。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
作者:(澳)彼得·贝尔伍德 著,陈洪波 等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价:128.00元
本书研究了世界上不同地区早期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历史,所使用的资料和方法包括考古学、比较语言学、生物人类学,研究对象集中在世界上几个关键的早期农业中心,包括中东、中国、北非、新几内亚、中美洲和安第斯中部。贝尔伍德教授据此提出了农业—语族扩张理论(language- farming model),认为那些特别核心的早期农业地区,是农业社会起源的中心,人群的迁徙带动了农业、语言和人种的传播,造就了后世人类文化分布的版图。
彼得•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国际著名考古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曾任该校考古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长期担任印度—太平洋史前协会(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秘书长。主要学术专长是从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角度研究东南亚和太平洋史前史、全球农业起源及人类迁徙等。著有《人类征服太平洋》(1978)、《印度—马来群岛史前史》(1985)《最早的移民:古代世界人类迁徙》(2013)、《最早的岛民:岛屿东南亚史前史和人类迁徙》(2017)等重要著作。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殷墟王卜辞龟腹甲文例研究
作者:何会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价: 158.00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早的成熟文字系統,內容豐富,是研究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的重要史料。甲骨文例,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領域。通曉甲骨文例,不僅有助於通讀卜辭、考釋文字、綴合殘片,而且對解讀商代的社會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書以甲骨文分期分類理論為指導,全面細緻地探討了以龜腹甲為刻寫載體的各類組王卜的行款走向、版面佈局、占卜次序、首刻卜辭等諸特徵,系統地論述了不同類組王卜辭龜腹甲文例間的差異及其演變規律,並將不同類組的腹甲文例特徵進行比較,說明其變化之所在,揭示其變化之根由。此外,書中還結合具體實踐重點討論了文例研究的價值和作用,尤其是在綴合甲骨和校勘釋文方面。
何會,女,山東棗莊人,文學博士,現任職於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要從事古文字學和古代漢語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1項、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1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在《故宮博物院院刊》《考古與文物》《華夏考古》《甲骨文與殷商史》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孔子与杜威
作者: [美]安乐哲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跨时空的镜鉴
译者: 姜妮伶
出版年: 2020
页数: 238
定价: 48.00
今天,当杜威的思想百年之后重回中国大陆,世界的地缘政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中国从欧美文明史意义上的远东边缘地带,逐渐回到其曾经几千年引领世界的文明中心,其原发的力量开始彰显。中美哲学对话、儒学和实用主义对话的新生儿——儒家实用主义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走向必将具有无比深远的影响。
安乐哲(Roger T. Ames),国际著名汉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国际儒联副主席。研究领域为中西比较哲学、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主要成果有翻译的中国国学经典《论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淮南子》《道德经》《孝经》《中庸》等,原创著作有《儒家角色伦理学》《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孔子哲学思微》(合著)、《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合著)等。2013年荣获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颁发的“孔子文化奖”。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作者: 张生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9
页数: 380
定价: 128
张生,1969年6月生,安徽天长市人。1994年获得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奥地利、英国、瑞士、巴西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访学。 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历史研究》编委,《史地》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抗日战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榆林窟第三窟壁画与文本研究
作者:谢继胜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价:128.00
本书在前人尤其是进 入21世纪之后学者的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榆林 窟第3窟这一营建于西夏 时期的窟室作为研究对象 ,挖掘梵、藏、汉与西夏 文文献记录的珍贵信息,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榆林 窟第3窟壁画的题材内容 及其配置内涵。
谢继胜,藏学硕士,艺术史学博士,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藏传佛教艺术研究所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擅长西藏宗教艺术、民间文化的研究和翻译。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大唐气象:制度、家庭与社会新论
作者:张国刚
出版单位: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ISBN:978-7-5361-6644-8
定价:88.00
本书以“大唐气象”的呈现为旨趣,分别从制度、家庭和社会等领域对唐代历史和思想文化作了学理分析和文化价值论层面的阐释,提出了若干颇具新意的深刻见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核。内容涉及唐代政治、经济、社会、家庭、信仰的方方面面。同时,作者还对唐代研究的前辈学者陈寅恪、雷海宗、杨志玖、胡如雷、唐长孺,以及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术理路做了探究。本书极为清晰的语言,在浩瀚而纷杂的唐代史料中理出一条路,带我们透视千年而领略大唐煌煌之气象。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担任汉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特里尔大学客座研究员与教授多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等。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戏曲与儒学之缘
作者:徐振贵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价: 198.00
此书从戏曲的产生开始论述戏曲与儒学之缘,以宏观视角论述元明清三代戏曲与儒学的关系,并分别从戏曲编演、内容、人物、结构等方面作详细阐述。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点:儒学基本上不是阻碍而是促进戏曲发展的因素。为儒学和戏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徐振贵,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专著有《中国古代戏剧统论》、《孔尚任评传》、《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史》、《孔尚任佚文》、《孔尚任全集辑校笺注》等。合著有《红楼梦注释》、《小忽雷传奇校注》、《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等。曾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承担国家古籍整理项目《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和山东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军事文学通史》。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神武军容耀天威
作者: [美]鲁大维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明代皇室的尚武活动
译者: 杨柳青 / 康海源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440
定价: 79.00元
明朝积极利用了各种媒体塑造并传播军事大典壮观场面,在信息科技尚未发达条件之下,皇帝希望借此与外界接轨,利用文臣诗赋的平台来传播圣君形象。虽然在政治上皇帝与廷臣之间冲突层出不穷,但是至少在明初时期,在颂扬军事大典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利益关系比较一致。到了明中后期随着政治文化变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就排斥了大规模军事大典,将其描述为极其虚伪、毫无实质意义之举,军事大典很难起到展现皇帝魅力、彰显王朝军事力量的作用了。明朝军事大典同时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它是一种消遣方式、一种运动爱好和军事训练,也是一种政治符号、宫廷典制等。
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美国柯盖德大学何鸿毅家族基金讲座亚洲研究暨历史教授、富布莱特学术交流基金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蒙古帝国史、军制史以及近代东亚的外交实践等。著有《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匪徒、宦官与天子:明中期的政治叛乱与经济暴动》《乱中求治:韩国理学家郑道传及其时代》等。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自治与他治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近代华北农村的社会和水利秩序
出版年: 2020-9
页数: 320
定价: 70
研究中国的传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不能照搬欧美诸国与日本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及其理论,必须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出发,运用比较的方法,阐明中国式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质及其在近代的转型。本书作者从学术史的考察入手,结合自身对华北农村的现地调查,利用满铁调查资料以及今人对这些村庄的再调查资料,研究华北农村中的社会结合(具体包括宗族、村落、信仰、互助四种社会结合)与国家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水利史角度探讨农村水利习惯和秩序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近代以来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演变做一初步的架构。
祁建民,1960年生,山西大同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东京大学哲学博士,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国际社会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史、水利史和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史。代表性著作有『中国における社会結合と国家権力―近現代華北農村の政治社会構造』(御茶の水書房2006年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察绥地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等,在中、日、英文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華盛頓神話」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
作者: 潘光哲
出版社: 國史館
出版年: 2020-7
页数: 547
定价: NTD500
本書要旨,在於藉著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的形象,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流傳廣佈的故事,討論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打造。 簡要而言,華盛頓的形象在近代中國的知識與思想世界裡,以「華盛頓神話」的樣式綿延繁衍,千樣萬態,既讓美國式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成為人們進行政治思考(political thinking)的思想刺激,更為孫中山做為「國父」形象的誕生,提供了取材模仿的靈感,以致成為黨國體制「支配意識形態」的張本。重溫華盛頓形象在中國的「接受史」,正啟示著我們,歷史人物的形象承載的意義,在原來的歷史場域裡,本來是多元複雜的。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歷史人物的形象及其意涵,會被簡化,會被扭曲,會被轉化為「國家偶像」(national idol),儼然神聖不可侵犯。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世界裡,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政治符號與象徵,已經「習以為常」的政治儀式,其實是特定的政治勢力在具體的時空裡建構操弄而成的。我們的先祖前輩,可未必認為它們是「理所當然」或是「習以為常」呢。
潘光哲,男,1965年生於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2000年),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2001年),目前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道理”到“物理”
作者:韓東育
出版社: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
出版時間:2020-10
頁數:568
定價:NT$580 元
以徂徠學為代表的經世理論體系,發生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是由古學派思想家荻生徂徠及其弟子所創建的思想流派。「盡廢宋儒注腳」的學術宗旨,現實上根植於日本社會的發展需求,理論上來源於中國先秦的實務主義,方法上體現為人性還原為人情、仁論轉化為禮論、天論下凡為人論的實用理性,座標上展開於從先天想定到後天是認、從價值判斷到事實判斷、從內在標準到外在標準、從自然因應到人事作為等轉移過程。作為一貫始終的哲學,化道為術,幫助日本學界實現了從道理到物理、從前近代到近現代的理論蟬蛻,為明治的成功實踐積蓄了內生的思想資源,也為轉型遲滯的東亞鄰國提供了教訓式鏡鑒。然而,後現代的困惑,使「第一哲學」的思考再度走向前臺;而體用不二、性相一如的世界觀,或將被重新賦予整體意義。
韓東育,1962年生。東京大學博士、博士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副校長,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東亞研究院院長。研究領域為日本史、東亞思想史和東亞國際關係史。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日本人」的界線
作者: 小熊英二
出版社: 聯經
副标题: 沖繩.愛努.台灣.朝鮮,從殖民地支配到復歸運動
原作名: 「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 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
译者: 黃耀進 / 鄭天恩
出版年: 2020-11-12
页数: 656
定价: 900
自19世紀中旬開始,日本帝國擴張的過程並非一以貫之,反而政策相對模糊,其統治下的沖繩、愛努、台灣、朝鮮的定位和人民因而搖擺不定,中央和地方相互映照、拉扯,反覆辯論「何謂日本、何謂日本人」?指出了1879年以後,日本與周邊地區的辯證中,國家與人民的概念是如何複雜而多層次,並詳細分析各時期的政策、法律、教育方針,呈現出尚待我們明辨、釐清的幽微處,以及這些衝突與融合如何同時影響、挑戰了日本作為一個「國家」的定義。 《「日本人」的界限》梳理了以日本為中心,複雜多變的民族、國家面貌,探問日本百年來的殖民政策、國家與人民的本質,釐清近代東亞歷史最難辨難解的一面。
小熊英二 196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和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博士,現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專攻歷史社會學。1996年以《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獲得三得利學藝賞;2003年以《「民主」と「愛国」: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公共性》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大佛次郎論壇賞;2013年以《社会を変えるには》獲得中央公論社新書大賞。《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獲得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其他重要著作包括《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上/下〉》、《市民と武装 :アメリカ合衆国における戦争と銃規制》、《清水幾太郎:ある戦後知識人の軌跡》。他執導的311福島核災議題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的人們》已於2015年公開上映。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亚述:从帝国的崛起到尼尼微的沦陷
作者:[俄罗]泽内达·A.拉戈津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定价: 69.00元
本书描绘了亚述城邦的兴起,横扫诸国的辉煌,维系疆土的艰难,以及帝都尼尼微的末路,与亚述命运相纠葛的邻居们——腓尼基人、玛代人等——也陆续登上了历史舞台。泽内达˙A. 拉戈津借助亚述学,使荒城残碑重获生机,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露出历史的本来面目,不但还原了亚述征服与统治的历史,也展示了近东诸民族的迁徙与交流、信仰与艺术。
泽内达•A.拉戈津(Zenaide A. Ragozin,1835—1924)是美国东方学会、巴黎民族学会、巴黎东方学会通讯成员,其关于东方学的作品在西方久负盛名,著有《迦勒底的故事》《米堤、巴比伦与波斯》《吠陀印度的故事》等著作,还著有五卷本《英雄时代的故事》,直到今天,作品仍被译为多种语言出版。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文化冷战
作者: 张杨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的青年领袖项目(1947-1989)
出版年: 2020-10
本书从文化冷战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意在探讨战后自由国际主义和全球冷战对美国高层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官私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密切合作,深化对美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青年领袖项目”揭示出来的并非权力运作或政治外交的线性发展图景,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历史场景——政府内部在文化项目的使命设定、基本政策、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上的分歧;私人组织在文化输出方面的自觉意识;无所不在的智识基础和评估机制;青年群体对既有秩序的参与、质疑乃至挑战;政治力量无法掌控的跨文化交流效应,等等。
张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获得并承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优秀)、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良好)、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题项目。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与非洲
作作者: 大衛‧西恩(David Shinn) / 馬佳士(Joshua Eisenman)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一個世紀的交往
原作名: China and Africa: A Century of Engagement
译者: 汪段泳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400
定价: USD 30.00
本書堪稱最全面研究中非關係歷史與現狀的學術著作。作者細緻描繪中非交往的特徵與影響,深刻且豐富,內容涵蓋中非古代關係史;現當代政治、貿易、投資、對外援助、軍事、媒體和社會發展等不同領域下的中非合作。書中對近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下中非關係最新進展的分析及其前景展望,尤具價值。
大衛.西恩(David H. Shinn),喬治· 華盛頓大學教授,曾任美國駐非洲埃塞俄比亞等國的大使。
馬佳士(Joshua Eisenman),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助理教授,是Chin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Beijing’s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一書的編者。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造神
作者: 雷薩.阿斯蘭(Reza Aslan)
出版社: 衛城
副标题: 人類探索信仰與宗教的歷史
原作名: God: A Human History
译者: 胡煒聲
出版年: 2020-9-2
页数: 216
定价: TWD 450
在本書中,阿斯蘭展現了全球化時代、多元信仰的寬廣視野,帶領讀者走上一趟從古到今的大旅程,從薩滿的洞穴到城市的教堂,從戰火中的耶路撒冷到大爆炸的宇宙。他從人類天性出發去探討,卻不走向虛無,而是啟發讀者:信仰是一種選擇——你可以做出選擇,你不必懼怕神。
雷薩˙阿斯蘭 Reza Aslan 伊朗裔美國公共知識份子、作家。1972年出生於伊朗,1979年伊朗革命時隨家人移民美國。阿斯蘭原隨家中傳統信奉伊斯蘭,青少年時在美國參加福音青年營受到啟發,改信基督教。但隨著年紀更長,他在研讀聖經時感到有諸多矛盾,上大學研讀宗教史後更感疑惑,於是在選擇之後重回伊斯蘭信仰。然而他仍然以學者身分繼續研究耶穌,經二十年研究後寫出《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他也研究伊斯蘭的歷史與當下正在發生的變革展望,寫成《伊斯蘭大歷史:穆斯林的信仰故事與改革之書》。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Tea War
作者: Andrew B. Liu
出版社: Yale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A History of Capitalism in China and India
出版年: 2020-6-30
页数: 360
定价: SGD 80.98
A history of capitalism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nd India exploring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ir tea industries Tea remains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commercial drink today, and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t represented the largest export industry of both China and colonial India. In analyzing the global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Indian tea, Andrew B. Liu challenges past economic histories premised on the technical "divergence"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Rest, arguing instead that seemingly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were central to modern capital accumulation across Asia. He shows how competitive pressures compelled Chinese merchants to adopt abstract, industrial conceptions of time, while colonial planters in India pushed for labor indenture laws to support factory-style tea plantations. Further, characterizations of China and India as premodern backwaters, he explains, were themselves the historical result of new notions of political economy adopted by Chinese and Indian nationalists, who discovered that these abstract ideas corresponded to concrete social changes in their local surroundings. Together, these stories point toward a more flexible and globally oriented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in China and India.
Andrew B. Liu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Villanova University, where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hina, transnational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He lives in Philadelphia, PA.
往期内容
书单 | 2020年历史学新书(14)
编辑 (文) / 史之书